檢測到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可能導致某些功能無法正常使用,建議升級您的瀏覽器,或使用推薦瀏覽器 Google Chrome 、Edge、Firefox 。 X
隨著數字平臺在創意產業中的滲透,創意產業的平臺化從根本上改變了創意服務供給的格局。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于2024年8月22日發布工作論文《平衡行動:數字平臺在塑造創意工作條件中的作用(Balancing Act: The Role of Digital Platforms in Shaping the Conditions of Creative Work)》,探討了數字平臺對創意工作者的影響,研究了平臺化如何改變創意勞動者的工作條件、勞動自主性與挑戰,并提出了促進更公平和可持續的數字創意經濟的建議。
一、數字平臺的興起與創意工作的聯系
報告首先梳理了創意數字平臺、創意部門和內容產業以及內容創作者等概念,對其進行了定義及背景分析;報告既關注到音樂家和攝影師等傳統創作者,也研究了博主和播客等“新”的創意職業。
表1 按類型和平臺劃分的內容創作者
職業類型 | 創作者類型 | 創意服務類型 | 主要平臺 |
傳統職業 | 音樂家 | 音樂 | Spotify,Apple Music,Tidal,Bandcamp |
| 圖片攝影師 | 圖片 | Instagram,Shutterstock,Istock photo |
| 作家 | 書籍 | Amazon |
新興職業 | 視頻攝影師,YouTube博主 | 視頻 | YouTube,TikTok,Facebook |
| 播客主播 | 播客 | Apple Music,Spotify |
資料來源:ILO報告《平衡行動:數字平臺在塑造創意工作條件中的作用》,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編譯
數字平臺的興起對創意工作者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從YouTube到Spotify,這些平臺為內容創作者提供了直接面向全球觀眾的機會。然而,伴隨著這種自由而來的卻是工作的不穩定性、收入的不可預測性以及平臺對創作者的控制力加大。這些數字平臺的“平臺化”趨勢導致創意工作者的工作和收入模式被重新塑造,且越來越使得他們在沒有傳統勞動保障的情況下依賴于平臺生存。
二、平臺化趨勢下的創意工作條件
報告總結了一套關于平臺對創意作品影響的雙元理論,為平臺如何影響創意產業的工作條件從控制與自主兩方面進行了建模。報告指出,社交媒體和流媒體平臺使全球觀眾的訪問民主化,培養了前所未有的創造力,提供了靈活的工作安排,并增加了自我推銷和交流的機會。然而,基于平臺的工作也更可能面臨不穩定的風險,其特點包括收入不固定、缺乏工作保障以及權力集中在少數主導平臺或頭部從業者手中。
根據報告,創意工作者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平臺的控制與創意自主性之間的緊張關系。平臺通常通過治理結構、算法排序和收入模式來影響創作者的創作內容和分發方式。這些平臺治理機制不僅是對內容的管理,更是通過其設計和操作邏輯積極塑造和影響用戶的行為、社會規范及市場動態。
例如,許多創作者需要根據平臺算法的要求調整內容創作,以獲得更高的曝光率和收入。這種依賴平臺規則的創作方式限制了創作者的自主性,甚至可能對他們的創作內容產生深遠影響,使其創作更多迎合平臺算法的內容,而非根據自身的藝術愿景。
三、平臺治理與創意服務的商業模式
報告對數字創意平臺進一步展開剖析,分別回顧了數字創意平臺的整合發展、治理結構和商業模式三個方面,并就其治理結構的外部治理和內部治理、其商業模式的收入來源和薪酬模式進行了具體的闡述。數字平臺通過其內部和外部治理機制來控制創意工作者的收入與工作條件。平臺的外部治理涉及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規,例如版權法對內容使用的限制。而平臺的內部治理主要通過服務條款、社區準則以及內容審核政策等方式對創作者施加影響。
報告也從收入和報酬、就業模式、非正式工作、性別問題、心理健康、職業技能獲取和流動以及工人權利等方面分析了勞動力市場上的創造性勞動者的畫像和數字平臺對經濟和就業的影響。
報告關注到,創意工作者的收入通常依賴于平臺的廣告分成或訂閱收入分配模式。然而,這些收入模式高度不透明且容易受到平臺政策的影響。以YouTube的合作伙伴計劃為例,創作者需滿足特定的觀看時間和訂閱數才能開始獲得廣告收入,但平臺并未明確收入計算的具體標準,這使得創意工作者的收入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此外,平臺可以隨時調整補償條款,導致創作者需要不斷適應平臺變化。數字平臺的商業模式依賴于“多邊市場”策略,通過連接不同用戶群體(如廣告商、內容創作者和觀眾)獲取收益。這些平臺通過網絡效應迅速擴大了用戶群體,然而這種快速擴張也帶來了創作者之間的激烈競爭。大多數創作者只能獲得微薄的收入,而少數“明星”創作者則占據了大部分收益。
四、創作者挑戰及對創意工作者的政策建議
數字平臺在創意產業中的迅速擴展為創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但也帶來了諸多挑戰。平臺通過其治理結構與算法控制了創意工作的方式,使得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面臨諸多限制。報告提出了對平臺的算法和治理結構存在一定表演性質的質疑,并認為平臺通過數據化手段正在增強對創意工作者及其產出的引導性控制。例如,通過算法推薦系統,平臺不僅能夠決定哪些內容得到更多的曝光,還能夠影響創作者如何創作以迎合平臺的推薦機制。對于創意工作者而言,這意味著創作內容需要不斷適應平臺的要求,以獲取更多的收益和觀眾。
為了保障創意工作者的權益,推動創意產業的健康發展,需要采取綜合的政策措施,確保數字創意經濟的公平與可持續性。為了平衡平臺對創意工作的治理與創作服務與產品的自主性,報告倡導制定全面的政策和戰略,以利用創意平臺的優勢,同時減輕其負面影響,確保公平補償,保護知識產權,并促進可持續和包容性的數字創意經濟。報告最后指出,未來的研究還可探索平臺上創意工作者的定義和測量、平臺化的長期影響以及AI對數字創意平臺的變革推動力。
參考文獻:
[1] Drew Gardiner. Balancing Act: The Role of Digital Platforms in Shaping the Conditions of Creative Work[R/OL].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2024-08-22)[2024-10-29]. https://www.ilo.org/media/587071/download.